年代 宋大中祥符九年(公元1016年)
上一个
展品详情

103-北岳安天元圣帝碑铭(碑阳,陈彭年)宋.jpg


        此碑刻于宋大中祥符九年,(公元1016年),碑额篆书“北岳安天元圣帝碑铭”,陈彭年撰文,邢守元篆额并书丹,碑文行书,笔致轻盈,自然匀适,在宋代行书碑中可谓上承之作。


        碑文记叙了在大中祥符九年春,朝廷派遣工部侍郎冯起、太仆少卿裴庄,奉玉册衮服到曲阳北岳庙文北岳加封“安天元圣帝的称号”的事情。碑文中所引用的典故,委曲晦涩、铺张藻饰,文饰思想空虚。




《宋北岳安天元圣帝碑》


        文献形态:

        此碑高5.07米、宽1.45米、厚0.45米。碑额篆书,三行,行三字,碑文行书,三十二行,满行七十字,石无剥落,字亦无缺。清王昶《金石萃编》、《天下金石志》中均有著录。陈彭年撰文、邢守元奉敕书丹,王文秀镌刻。现存北岳庙内,保存完好。


        碑文简介:

        此碑立于真宗大中祥符九年(1016年)四月,当作于真宗御制《北岳醮告文》之后,是陈彭年奉旨而作。由于“澶渊之盟”的缔结,使北宋获得了百余年的和平环境。宋真宗为了进一步维护统治地位,显示功绩,他采用了王钦若之计,大兴祥瑞,封禅拜土。给五岳加增帝号,设立奉神册,并树立起丰碑,以祈永世长存。此碑文主要歌颂了宋真宗继先圣帝之伟业,承天清地宁之基,为了“祈生民无疆之休”,仅给五岳以王爵,是不能报答五岳神灵的炳炳灵气的,所以需要加封帝号,才能表明其昭昭之德,于是大中祥符九年(1016年)春,皇帝派遣工部侍郎冯起、太仆少卿裴庄,奉玉册,到曲阳县北岳庙为北岳加封“安天元圣帝”的称号。其碑文的内容与《北岳醮告文》基本相同,所增加的是对真宗的歌颂。碑文中所引用的典故,委曲晦涩,属辞铺张藻饰,构思凭空虚设,与《北岳醮告文》之文风相近,语多谄媚真宗之词。


        陈彭年,生于宋建隆二年(961年),卒于宋天禧元年(1017年),字永年,抚州南城(江西南城县)人。青年时拜文字学家开后世研究《说文》之风的徐铉为师。在徐铉的教导下,陈彭年古韵知识日精。十三岁著《皇纲论》万余言,深为名辈所赏。宋雍熙二年(985年),陈彭年考中进士,同年调江陵府司理参军,后官至兵部侍郎,参知政事。陈彭年博闻强识,才华出众,深为宋真宗所重。宋天禧元年(1017年)卒。《宋史》对其评价不高,认为陈彭年与王钦若等奸臣过往甚密,“陈彭年以辞藻被遇,上表献箴,详练仪制,若可嘉尚。乃附王钦若、丁谓,溺志爵禄,甘为小人之归,岂不重可叹也哉”。


        邢守元,北宋太宗时人。工书,《天下金石志》中有所记载。嵩山中岳庙内的宋代碑刻也有邢守元书丹。《石墨镌华》中载:“《宋北岳安天圣帝碑》真宗既封泰山,祀汾阴,而褒及恒山之神也。陈彭年故非端人,语多容媚。邢守元书亦习圣教而有得者,但结体太踈。倘遇王缙,便当避三舍矣,矧右军乎?”